在我童年的照片里,有一张令我非常难忘。照片里的我七八岁的样子,微笑的嘴里掉了一颗乳牙。我的边上站着两个小姑娘,一个同我年纪差不多,个子也同我一样高,一个矮我大半个头,看来小我两三岁。我们的棉袄罩衫上都别着毛主席像章,是那个火红年代的标志。她俩腼腆地笑着,手里各拿着一个气球,我的手里抱着一只和平鸽。
为什么我会对这张照片记忆那么深刻呢?因为,那是在大城市上海生长的我,第一次去乡下,还有,也许是和平鸽的原因,大概那还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抱小动物。
照片里站在我的右边,个子矮小的女孩是我远房表哥的女儿,她叫梅玉,站在我的左边,同我年龄相仿的那个女孩,她是梅玉同村的邻里叫美芬。
我爸妈是山东人,他们是上海的“移民”。我们在南方除了我姨一家没有其他的亲戚。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家偶尔会有一位从江苏太仓来的远亲,我对他的印象可深了。
首先,尽管他同我母亲的年龄差不多, 但却和我同辈,他称我 “大妹妹”,母亲让我称他“表哥”。他个子不高,红彤彤的面颊,每次来上海他不是带大闸蟹,就是带活鱼给我们,说是乡下的特产,让我们住城里的妹妹尝尝鲜。还有,表哥有一位美丽的太太,她比表哥高出半个头,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她不仅不会讲山东话,连讲普通话都带着浓重的太仓口音。
他们究竟是我们的什么亲戚,为什么不住在山东而从太仓来?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他们同我们家是什么样的亲戚关系一直是个谜。但我喜欢这位乐呵呵的“表哥”,更喜欢听他叫我“大妹妹”。
记得那年是爸爸和我俩去的太仓,我们是坐长途汽车去的。到了那里,表哥骑着单车来接我们,我们在乡间的小路上走着。我不记得那时一路上看到了什么情形,但我的记忆往往都和嗅觉有关,我只记得那是我第一次闻到泥土和稻草混杂的乡土味。我还记得,当我们到村里时,许多表哥的左邻右舍挤在表哥家的门口,他们又好奇,又害羞地看着我们,他们还相互传告着:“他们是从上海来的亲戚”。
除了这些模糊的记忆外,我还清晰地记得,我最爱吃那里的一种毛豆子。我对毛豆子并不陌生,一到夏天,在上海的菜市场里都有卖,毛豆子炒萝卜干,毛豆子蒸肉饼都是上海人的家常菜。但与城里人不同,太仓人把毛豆子用盐水煮了,然后在太阳下把它们晒干,秋后在毛豆子下市后,拿出晒干的毛豆子来当午后的茶点。它们的壳被晒得脆脆的,用母指和食指轻轻一捏,“咔嚓”一声,壳分两瓣,二三粒毛豆子就落在手掌中。豆子成淡黄绿色,硬硬的,放入口中,一开始需要很费劲地嚼, 有一点点咸味,然后 越嚼越有滋味,接着是越吃越香,尽管,牙齿有点累,但那淡淡的清香和那丝丝的咸味,却令人欲罢不能。
这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每当爸妈提起太仓表哥,我就会想起那张我抱和平鸽和梅玉,美芬一起的照片,还有那美味的毛豆子。
今秋回沪探亲,到家的第一天,妈妈就对我说,太仓的表哥表嫂上周来电,他们请我们去乡下,我告诉他们你将回国,他们高兴万分,叮嘱我一定请你一起去,他们可想你了。我被这突然的邀请而感动,往事历历在目,我对母亲说,我陪你们一起去。
两天以后,我们包了一辆轿车向太仓出发了。车子在宽敞的高架上奔驰着,听司机说,这条高速一直能通到北京,路面平坦,路标清晰,一派今非昔比的情景。
路上我向母亲打听起太仓表哥同我们的亲戚关系来,母亲答道:“他是我二哥的太太的大哥的老二”。妈妈见我完全没有明白的样子,又说:“简单地讲,他是你二舅妈的侄子”。“是这样啊,那二舅妈是太仓人吗?”我又问。“他们也是山东人。你表哥的爸爸很久以前被派到南方工作,可是他不适应南方,不久又回山东了,可是你的表哥那时已爱上了你的表嫂,她是太仓人,结果他一人留在了太仓成了那里的上门女婿。对他来讲,我们是他在南方唯一的亲戚”。听到这里,我童年的疑问终于水落石出了,原来我们对表哥来说是最近的远亲。
聊着聊着,不出两小时我们就来到了表哥家。我们一下车,表哥表嫂闻声从屋里迎了出来,表哥的脸依旧红彤彤的,表嫂的大眼睛还是那样明亮美丽。一进家门,只见房间中央放着一个大圆桌,桌上摆满了一盘一盘的菜,中间的一大盘是堆得高高的大闸蟹。表哥一家对我们的热情欢迎,由此一览无余。
正当我们亲热地相互问候寒暄时,门外走进一位高高的穿着摩登的女人,我一眼就认出,她是梅玉,真没想到,当年娇小害羞的女孩如今是一位大学老师,她嗓音洪亮,快言快语。她的身后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梅玉把她拉到我的面前对她说:“这是我的姑姑,你应该叫她姑奶奶”。原来她是梅玉的女儿。
小姑娘看了我一眼,转身对她妈说:“哪有这么年青的姑奶奶呀,我可以叫她阿姨吗?”梅玉说:“那你自己去问她吧。”我一听马上答道:“这不行,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做姑奶奶,我可不愿意降级做阿姨啊。”大家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在大家你一句我一语的叙旧中,我突然想起那张我抱和平鸽的照片来,我问梅玉她是否也记得那张照片,她说,当然记得,那是在村里小河边拍的,美芬也在。我说,美芬哪,她好吗?梅玉说,她在做会计,她的儿子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我这就打电话叫她来。
一听要同三十多年前一起拍过照的小朋友见面,我激动起来,我对梅玉说,让我们一起再到小河边照张相吧。
饭后,我们沿着弯曲的稻田来到了河边。河不宽,上面浮着青草,我对小河没有多少印象,但爸爸说它一点也没变。不一会,远处传来一阵摩托车声,一位女生骑在摩托车上,向我们飞驰而来,梅玉叫道:“美芬来了”。
美芬稳稳地把车停在我们面前,她矫健地跨下车,一边叫着我的名字一边拉起我的手,她对我说,你一点也没变。此时,我也开始仔细地打量起美芬来,照片里的她和我差不多高,现在她比我矮了大半个头,但她的脸型和眼神并没变,我们三个兴奋地抱成一团,大家也为我们高兴,爸爸拿起相机象三十多年前一样让我们来到小河边,我还是站中间,梅玉,美芬各站一边,当爸爸刚要按快门时,不知谁叫道:“慢着,和平鸽还没抱呢。” 我们三个都被逗乐了,爸爸抓住镜头,又为我们摄下一张难忘的照片。
童年的日子是简单的,童年的情感是纯朴的,童年的逸事是难忘的,我们每个人只有一个童年, 我的是幸福的。因为,我不仅拥有父母的爱,还有一张如此珍贵的童年时代的照片,更幸运的是,事隔三十多年后,我有机会再次见到照片里的女孩,同她们一起回忆童年快乐的时光。
5 comments:
嗯,侬是非常幸福的。侬不仅拥有父母的爱,更拥有老公的宠溺。生活过的如此的多姿多彩。让人不嫉妒都难。
看了侬的童年插曲,勾引起哦粉多粉多的
童年往事。心情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太仓对我来说即寞生又熟悉。我外婆与外公的老家在那,我叔叔于婶婶在那插队落户。小时候,就想去看看。苦惜呀,一直末的机会。
童年往事象一杯香醇的陈年美酒。。。
又是一篇很雷人的好博客!!
年青的姑奶奶应该对那丫头说:你姑奶奶还年青着呢。
不过也要面对现实啦,我今年也正式升格为“舅公”了。咱们共勉之。
对我们来说:“人到中年”不再是小说,而是我们的“同一首歌”。
LT
《抱着和平鸽的女孩》是作者30多年前到农村和两个小女孩的合影,当时的情景回忆的生動、逼真。涉及到亲情方面的人物和事也叙述得很好。30多年后的今天,作者故地重游,三个小女孩重逢,她们抱成一团,她们欣喜若狂,各自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看了十分感人。我爱《抱着和平鸽的女孩》
林林2008、12、13
抱着和平鸽的女孩,祝你圣诞快乐!,现在应该是你们那里的子夜弥撒吧?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