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 2010

上海2010-心静如青瓷

一想起我的大学同学H君,“老夫子”这个我们暗地里称他的雅号就跳出我记忆脑海。在我们近50多个同班同学里,他是与众不同的。

记得“老夫子”个不高,戴着一副永远塌在鼻尖上的眼镜,他看你的时候总是抬着额头,那副大眼睛一半在镜片后一半在镜框上,有点象小时候看老电影里的那类“账房先生”的样子,他似乎总穿灰灰蒙蒙颜色的衣服,不管你在校园里的哪一个角落撞见他,他的手里都拿着一本书。他说起话来是慢吞吞的,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他向来要承前启后地亮出一大堆的道理,令大家不得不佩服他的博学。因此我们称他“老夫子”是没有一点贬义的意思,尽管它算不上是什么昵称,但那却是我们大家对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尊称。

我同“老夫子”都属于班上功课好的那类,他好象还同我同属一个政治学习小组,记得我们每周五一起读报学习党的“精神”时,“老夫子”总是在报纸下偷偷地藏一本书,他象一位局外人,但偶尔也会出人意外地瞪着他那双一半在镜片后一半在镜框上的大眼睛来一句惊世的名言。

大学毕业以后,“老夫子”被分到一家医院行医,我却选择出国漂泊,从此我们再没有见过面直到去年深秋,那是在我们毕业23年后在上海的聚会。

“老夫子”除了有些谢顶外似乎没有一点变化,他的眼镜还是依旧塌在鼻尖上,他见到我就关心地问:“你过得还好?”我答道:“很好,你哪?”他一脸悦色道:“我结婚晚,小孩今年才六岁。”听到这,我有些感动。我突然感到眼前的“老夫子”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夫子”,不知从何而起他竟也成了赋有人情味的为人之父了。

从那次聚会回美后,我把在聚会上收集的老同学的电子邮箱上网登记,当我输入H君的地址是,我在他的Nick Name 一栏里注入“老夫子”。

一天早上,我一边喝咖啡一边打开我的电子信箱,突然在我的INBOX里发现“老夫子”的来信,“老夫子”竟然也会发摩登的Email是我没有想到的,我迅速打开他的来信。

信中除了寒暄聚会的情形外,他告诉我他的业余生活是收藏青瓷。接着他对我大谈特谈对青瓷收藏的兴趣,还贴了一堆从网上下载的照片,全然不顾他是在对一头对青瓷是什么毫无知识的“牛”弹“琴”,他还热情地邀请我下次回国带我去看看他的青瓷收藏。

我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听到收藏就感到那是在玩老古董,曾经几何我也想跟人学收藏,因为不管是收藏钱币,邮票,表,甚至文革产物,它们不仅可以用来欣 赏,同时还有比存钱在银行多得多的投资回报呢。可是,我屡试屡败,因为我是一个同“老东西”无法培养出情感的人。因此,当“老夫子”说要带我去看青瓷收藏,我第一感觉是我不可能对这种收藏有太大的兴趣,但出于对“老夫子”的盛情,我答应他二月底回国时一定跟他去看看。但我没想到,当我随“老夫子”进入青 瓷的世界时,我竟被它迷住了,我象一个孩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爬进一个藏宝的阁楼,我意外地发现,在那里藏满了我从没见过的宝贝。

“老夫子”在我到上海的第二天就约我在一个地铁车站碰头,他卖着关子并不告诉我他将带我去何方。一踏上地铁我就心急地问:“你带我去哪里?是去看青瓷吗?” “老夫子”依然是一副“老夫子”的样子,不紧不慢地说:“那地方你到了就知道了,那东西你看了也会明白的。”我和“老夫子”无语地站在“轰隆隆”飞驶的地铁里,大概五六站过后他对我说:“到了。”我听了后暗暗庆幸地铁的快速,还好我们要去的地方还不算太远,否则我这个急性子的人还不被“老夫子”卖的关子急死了。

下了车,出了站,眼前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地方。我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老夫子”对我说:“这里是闵行。”“天呢,这么几站我们已出城了吗?”我大惊小怪道。虽然我并不清楚闵行究竟在上海市的哪里,但在我的印象中它是在上海的乡下。“哦,闵行现在不是乡下了,有了地铁这里去市里很方便的。” “老夫子”边说边指着前方:“我们要朝前走大该20分钟的路,你不怕走路吧。”这时我一心盼着打开“老夫子”到底要带我去什么地方这个谜,精神抖擞地对他说:“不怕,我喜欢走路。”


走着看着,路边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讲都很新鲜,尽管“老夫子”无语我倒也没有催他讲话。走了一会,“老夫子”决定不再向我卖关子了,他说他今天带我去看一个卖青瓷的店,接着他开始给我讲瓷的基本常识和如何去欣赏它们的课来。我一边跟着“老夫子”往前走一边向路两边张望起来。我们走的这条路很宽,象在浦东见过的那种新路,中间的路是四车道的,然后是给骑脚踏车走的通道,在往外是人行道和绿化带。马路的对面有一个大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象体育馆那样的球型建筑物,“老夫子”见我好奇的样子给我介绍道:“这是一个批发市场,里面做什么生意的都有。”“哦,批发市场都造得这么时髦啊,我还以为是体育馆或者是音乐厅呢。”我自语道。

“老夫子”象是老师上课前备过课一样讲的头头是道,我象是一个坐在课堂里一排一座的学生听得认真,我默默的速记他讲的每一部分,还没有到目的地我觉得自己似乎可以去参加瓷器基础知识的考试了。我对“老夫子”说,让我给你重复一下你刚才给我讲的,看我的理解是否对。

我迅速把刚才录在脑子里的东西倒转起来,然后开始向他播放起来。

中国的瓷器分单色瓷,青花瓷和彩瓷。青花瓷和彩瓷最为著名。单色瓷里分黑瓷,白瓷和青瓷。瓷的发展和对它的收藏历史非常复杂和悠久,很难一字半句地讲清楚。因为今天“老夫子”带我将去看青瓷,所以他主要给我讲有关青瓷方面的基本知识。

中国的青瓷远在魏晋时就有发展了,到了北宋得以光大,南宋是青瓷的鼎盛时期,明朝以后因为景德镇的青花瓷的流行,青瓷开始走下坡路。到了上世纪五十年时,在周恩来的提议下,为了保护中国文化的五大名窑,青瓷的名窑龙泉窑又得以发展。八十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达也带动了人们对瓷器收藏的兴趣,龙泉地区有了新一代青瓷的制作和研发。

龙泉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和造型端庄淳朴闻名。自古以来,爱龙泉青瓷的人对它有这样的赞美:“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

龙泉青瓷分两大派,哥窑和弟窑。哥窑以它的瓷釉上有裂纹也是行家称之为“开片”为特征。这些裂纹对外行者来说象瓷老花了形成的破绽,但对内行者来说它们可有看头了,这些看似破裂的纹路却有着相当的讲究,它的“开片”是瓷被烧到1300度时形成的,它的“开片”可以被分为冰裂纹,蟹爪纹,鱼子纹,百极碎纹,等等,等等。在欣赏哥窑时还要看他们的“紫口铁足”,就是在它们的瓶口,壶口或杯口都有一条深色的边,而在它们的底部又有如铁一样的粗纹。

同哥窑相反,弟窑的作品没有任何裂纹,它们光洁如玉,釉色均匀细腻,给人有一种“糯”的感觉。

我向来有速学速记的本领,尽管我可以把“老夫子”讲的背诵下来,但龙泉青瓷究竟是什么样的我却没有一点感性的认识。

百闻不如一见,一路上,我边听着“老夫子”给我上欣赏青瓷的启蒙课,一边心急火燎地想赶快走到目的地来个一睹为快。

当我们来到“翠绿湖”时,里面只有老板和一个助手。老板出乎我的意料是一位四十不到的年青女人,她一见“老夫子”就热情地同他打招呼,看来我的老同学是这里的常客。不知为什么“老夫子”称呼她为“徐姐”,照我看来他该称“徐妹”才对,也许这种称呼是青瓷行当里的规矩吧。

“翠绿湖”是一爿门面不大的小店,除了墙的四周摆满了陈列瓶瓶罐罐青瓷的玻璃橱外,店的中央还有一个巨大的玻璃桌,透过玻璃桌面可以看到里面摆着不同形状的碗和盆。我放眼望去,果然这些瓷器都成不同成色的青色,面对琳琅满目的陈列我不知从哪里看起。

“老夫子”先把我带到右面的一排立柜前,我一眼就看到一个有很多裂纹的大花瓶,我象学生等不及要向老师交卷一样指着花瓶说:“这是哥窑吧。它上面有‘开片’” “老夫子”笑道:“对。嘿,你学得很快,已经记住什么是‘开片’了”。

接着他又从柜子上拿起两个茶壶,它们身上没有“开片”,显然是属于弟窑。“老夫子”一边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壶面一边对我说,欣赏青瓷不仅看它的型和色还要摸它的釉,然后在心里慢慢的体会它的美。他把手里的那两把壶轻轻地放在玻璃桌上,又解释给我听它们的不同来。他告诉我,青瓷尽管都是青色,但它们还分粉青色和梅子青色两种。前者淡淡的透明带粉色,后者浓郁“糯”劲十足,有青梅的味道。尽管弟窑没有“开片”,但它们有“开经”。“老夫子”随手拿起一个弟窑碗,指着它上面的几条白纹对我说。

从“老夫子”的讲解语气,我不难听出他对青瓷是有深情的,看来他真的为之着迷。“老夫子”对青瓷的钟情显然也感染了我,我随着他又仔细察看店里的每一件陈列品。看着看着,我这个门外汉,似乎也看出了一点名堂,对“紫口铁足”的哥窑,对“开经”的弟窑开始有所理会。

沉默许久的徐姐此时向我们发话了,“来坐一会,喝一点茶吧”她指着桌上新沏的茶对我们说。我们欣然接受徐姐的好意,于是我们同她一起围着桌子坐下。H君向徐姐介绍我是他

的同学,我们多年没见。我忙对徐姐说,H君今天特意带我来入青瓷欣赏的门的。

徐姐听了灿然一笑,她一边给我们斟茶,一边对我说。欣赏青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看的人要有一颗很静的心,青瓷不仅是一种摆设,但它们也有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在夜深人静的晚上,青瓷有时还会发出一点声音。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它们表面的釉还在不断地变化,随着世界的变化和同收藏者的交流,它们的生命也在孕育自己的故事。

“老夫子”喝了一口茶,拿出他那“老夫子”的腔调对我说:“今天带你看看青瓷是让你换换心情,青瓷的欣赏是要慢慢来的,没有一颗平静的与世无争的心是无法体会青瓷里的世界的。自从我收藏青瓷以来,它们给我带来最大的幸福就是每天从医院下班回来,泡上一壶茶,拿出一二件我收藏的青瓷来欣赏,摸着那凉凉的瓷面,看着晶莹剔透的瓷色,外面的世界顿时离我远去了,它们给我带来了一种超脱的美感”。

离开“翠绿湖”时我向徐姐买了几件青瓷,它们有哥窑的罐和杯,还有弟窑的壶和碗。在回家的路上,坐在光鲜铮亮的新地铁里,面对满目是迎接“世博”的标语和美女如云的化妆品广告,我却完全地走了神。

今天“老夫子”带我走访“翠绿湖”是出乎我意料的事,我没有想到在上海这样一个嘈杂的大都市里竟然还有这样一片青瓷的净土。在那片净土里没有现代生活的浮夸和急躁,没有为生意和谋生的不安,有的只是可以听到自己心声的宁静。那种宁静象是冬日里一个人漫步在Versailles的广场上,除了扑在脸上寒冷的空气外,就是空旷的令心静止的静和灵魂出壳的超脱。


我不知你是否在Louvre凝视过蒙娜丽沙的画像吗?不管你的周围有多少人前呼后拥地挤成一团,只要你看到她那神秘的微笑和她那注视你的眼光,这世界仿佛就只剩下你和她了,透过她的神秘的微笑和讷人琢磨的眼神,我们的心似乎都得到了一种平静,那种平静是一种对生活完美追求的止步,这就是青瓷给我的印象。

青瓷的魅力就象达芬奇的名画,它可以让你脱离尘世去寻找自己心灵的宁静。千百年来, 人们对青瓷千里的寻觅和欣赏 , 正如人们为一睹蒙那丽沙的容颜千里迢迢来到Louvre,它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超然于蒙娜丽沙微笑前的感觉吗?

3 comments:

墨镜女郎 said...

好喜欢。

林林 said...

读了《心静如青瓷》得到不少知识。真佩服作者的接受能力和想象力。我每天都能接触到瓷器,家里也有些值得研究的好瓷器,可从来没有去认真仔细覌察。看来“老夫子”的传授我也间接受益了。
林林

午夜红茶 said...

听人介绍过,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