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0, 2008

Argentina- 一随性的阿根廷人



Marcela给我们安排的第一个在Buenos Aries的活动是“城市观光”(city tour),我非常喜欢这个安排。一般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都会参加这种观光。它会让我在最短的时间里,对这个城市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伦敦和柏林我坐过敞篷双层观光巴士,在悉尼和巴塞罗那我搭过红色和蓝色观光巴士,在法国的波多和德国的慕尼黑我还参加过城市步行游。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方便,不用预约,便宜。坐车的那种有对每一地点的自动广播和介绍,你可以爱听不听,或者有听没听。步行的那种有导游边走边介绍,有问必答。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如果你认真听,包你成为这个城市的半个“小灵通”。

然而Marcela给我们安排的是集上面二者为一体的经典城市游,我们四人有一辆包车,有的地方Marcela带我们做车游,有的地方她带我们下车步行游,她陪着我们边走边向我们介绍整个城市的情况。她讲的有的象是从历史或地理书上学来的正传,有的则是民间中流传的野史,既生动又形象。

那天一早,Marcela接了我们先去了Buenos Aries的老城区La Boca. La Boca 是Buenos Aries最早的港口, 它可曾有过风光的过去,早在十八世纪末,西班牙,意大利移民就在这安家了,他们白天在码头上装货卸货工作着,晚上到附近的酒吧跳探戈喝酒狂欢,他们把漆驳船剩下的鲜艳的油漆倒到自己家铁皮屋顶上,使La Boca变得象迪斯尼那样五颜六色的童话世界。但好景不长,上世纪中的一场“Yellow Fever”流行型疾病,使这里变成鬼城,一夜间有钱人都搬去了Buenos Aries的另外一边,从此这里变成了贫民区。

天下有钱的孩子各有各的玩法,钢琴,高尔夫,飞机,探险等,但天下穷孩子们似乎都爱在一起踢足球或打篮球“穷乐”,一个球几条街的孩子可以在一起抢着玩一整天呢。La Boca的孩子就是这样,他们酷爱足球,把球从街上踢进了俱乐部,不久这里的Boca Jr.足球队成了阿根廷最有雄风的队了,更不用说从它队里出了一位象马来多纳这样的世界级球星,Boca Jr.俱乐部因此是阿根廷人民的骄傲了。当我们经过Boca Jr. 的足球场时,Marcela兴奋地告示我们,她是Boca Jr.队的一条忠实“粉丝”,每逢足球赛季,她一定会来球场看球,为Boca Jr.队摇旗呐喊。Boca Jr.队的队服是深蓝色和黄色,这个颜色的由来根据Marcela的野史是这样的,当年,Boca Jr.队刚成立,对队服选什么颜色球迷们和俱乐部间争论不休,结果大家讲定以第二天第一条进港的船的颜色为队服的颜色。第二天一早,大家聚到港口翘首等待,结果第一艘进港的船是一条漆着深蓝和黄色的挪威货船。从此这只在南美驰骋疆场的足球强队莫名其妙地同挪威结了不懈之缘。

离开La Boca已近中午,接下去Marcela说要带我们去市中心的一个叫“De La Recoleta”的墓地参观。我们一听,都没出声,想必Marcela不了解咱们老中是很忌讳墓地的,没事干么要去埋死人的地方,说真的,咱们自己的祖坟都还没空去看看呢,这千里迢迢地来到阿根廷给八杆子也打不到的陌生人上什么坟。Marcela似乎看出我们对访问坟地情绪不高,她说,它是一个很特别的墓地,很多在阿根廷政治,文化上有名的人都葬在那里,其中最有名的是Evita的墓。既然Evita是我们“认识”仅有的二位阿根廷人之一,这样看来去那看看也许有一点点意义。

De La Recoleta墓地正象Marcela所说,它就在市中心,它象一个免费公园,除了有一个大门,还被一人多高的砖墙围着。尽管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大白天,不知为什么并不迷信的我对墓地还是有些怕 ,我只希望能瞄上一眼Evita的墓,尽一下到此一游的心意,希望可以快快地离开此地。

我们的车子在墓地的墙外停下,我们跟着Marcelac穿过雕花黑铁门,走进了墓地。 Marcela在前面走着,我们在后面跟着,我提心吊胆地东张张西望望,我发现这个墓地真的与众不同。只见它到处一尘不染,花岗岩地砖铺得整整齐齐的,它不象一般的墓地到处竖着碑贴着死人的相片,它简直就象一个别具一格的袖珍城市。它的布局是由横竖小马路把墓地分割开,马路的门面是一家联着一家的“房子(墓)”,有的房子造的象教堂,有的象银行,有的象公寓,还有的象街心公园的喷水池。有的门关的紧紧得,有的有玻璃窗。我大着胆子向几个有窗的里面望去。我看到,有的里面放着全家照和宠物狗或猫的照片,有的放着一些干花和镜子,家具等生活用品,有的也许是膝下短了香火的原因,或着是活着的后代都不太孝,里面的棺材破落不堪,积满了尘埃。

Marcela似乎对墓地非常有兴趣,她不时地停下来给我们讲一些有关墓地的正传和野史。这个墓地有二千户,如果你祖上没有远见以前没买地,那么你是无法葬在这里的,因为这里的地是不可以再买卖的,也不用交地税,一旦葬在这里那可是终身制的。如果祖上没地,但又想葬于此地,有一个办法是向有地的家族租,多少年的合同双方来定。我不知道有多少后代会除了为自己付给活人住的房子的银行贷款外,还会愿意为死去的人再付“房租”,还是求求那些死去的人,就此放活人一码另葬别处吧。

不知拐了多少弯,我们来到了Evita的墓。她的墓比我想像中的要平凡的多,这是她家族的墓地,在二闩简单的铁门旁贴着几块铜牌,其中一块上写着她的名字和简单的生平。Marcela告示我们,Evita病故后不久,她的丈夫Peron带着新太太流亡海外,为了逃避反对派的搜索,Evita的尸体曾经被东藏西躲,二十二年后,终于在Peron重返阿根廷后才把Evita葬在这里。听说她的家人不仅把她葬在六尺以下,还在棺材上浇上了厚厚的水泥,希望才活了三十三年,死后漂泊了二十二年的Evita从此可以在这里永垂不朽地安息了。

在我们就要离开这里前,Marcela说还有一个墓我们是一定要“拜访”的,她边说边带我们来到了一个“街”口,这里站着一个人的雕塑。只见他中年人的样子,一脸严肃的神情,他穿一件水手衫,领口打了一个领结,他站在一个一半已埋在土里的棺材口上,棺材上写着“自己动手吧”。据Marcela的野史,这位叫Roverano的人是一位意大利移民,他原来是这个墓地的挖墓和守墓人,他整天在这里工作,非常羡慕那些死后可以葬在这里的人,他感到这里应该是天堂。他省吃俭用,花了所有的积蓄为自己买下了这块墓地。他精心设计,雕刻自己的塑像,不知过了多久,他为自己修的墓终于完成了,他兴奋无比,迫不及待的想感受自己的墓地,结果他自杀了。听到这里我们哈哈大笑,这个挖墓人真的太荒唐了,也许他感到死后葬在这里,每天有这么多的人来这里逛,真的是一个理想的归宿,这个归宿看来一定比他活着的生活更有魅力,所以他撂下锹子,留下“你们自己动手吧”的通知,去了他的极乐世界了。

我们一天的城市游,随着我们在墓地留下的一片畅快的笑声结束了。Boca Jr.球衫颜色的来由,可笑的挖幕人的故事,令我感到阿根廷人的性格是如此的自然,欢快和随性。他们说做就做,坦率,干脆。他们活的痛快,走的潇洒,他们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民族。

12 comments:

墨镜女郎 said...

写得真不赖!每个小故事都体现了阿根廷人的随性。故事与主题都很吸引人。

purebayarea said...

内容非常的祥尽,就仿佛咱也在tour里似的。结尾部分是画龙点睛。非常棒。很想听
听泡泡的吹法。

little triangle said...

这一篇不错,平淡中颇见叙述功底。给你打86分吧。望努力进步。

Travel and Eat with Daidai said...

谢谢,谢谢,我终于跨过了及格线。额头上的小汗直冒呢。

夜猫子 said...

我喜欢守墓人的故事.人如果可以很投入地做一件事,
是很幸福的,管他去死去活的呢...
看来我从呆姐姐那里得到的阿更挺的第一印象真是太美妙了....

little triangle said...

Night Cat:

Your Chinese spelling of Argentina is great.

Travel and Eat with Daidai said...

Hey, Little triangle, The night cat is an artist. She has godd imagination. but in this case I think your imagination is even bigger.

泡泡 said...

终于可以有一点点周末的安静,还可以在呆呆的博客里感受一阵阵撩人心腑的温馨。众粉丝们兹意纵横的评述,再加上更胜阿根廷人的随性激情,使此地小小的无声博客,联去了在Buenos Aries的那遥远的情趣。我似乎很久都在感受那守墓人的震撼。有人永远以闲逛街面为乐。有人永远不疲翻山涉水。也有人终生怀着恢弘大志却一辈子庸碌无为。也有人一生贫困撩倒但死后遗人财富无穷。人生路途漫漫,却都有尽头。夜猫子说得好,人都该投入的生,再投入的死。真是无所谓轻於鸿毛,或重於泰山。如能将人生的是非恩怨爱恨情仇,再加上富贵荣华,贫穷残弱都静静地溶入我们的社会和自然,我或许能更坦然地从今生步向来世。

little triangle said...

怪怪隆地动,事体弄大了。台湾人叫做“代志大条了”。

泡泡开始下海玩词躁,发幽思,动哲念了。我好象又看到了二十几年前那个比较安静(特别在睡觉时),有点孤傲(尤其在人多时),满有思想(不说话和说话时),非常爱干净(S前B后),特别神秘(看着是其实更是)的那个,肩膀很挺刮(特别是穿上那件泥制海军服),书包很方正(永远那一只),除了不笑就是坏笑的那个最早“搞腐化”但最后被发现的人了。

Travel and Eat with Daidai said...

Hi little Triangle:你可是一针见血,对泡泡的了解已到了掘地三尺的地步。高见,高见。

Travel and Eat with Daidai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泡泡 said...

little triangle 对泡泡的进攻式回应总有点那个。但简而言之,有一点还算中肯。一个人若能几十年保持自己一定的行为轨迹,那是很不容易的。我们最终都能接受变化,但却较少崇尚一如既往的追求。在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里,难道我们真的不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了吗?“一个人做点坏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永远只做坏事,而不做好事!” 我真的很希望little triangle能成为这样的人。即便从四十岁开始重新做人,也都不算迟!